清远新闻

八路军第一位女参谋,建国后又是副总理,她一生堪称传奇!

清远传媒发布时间:2020-08-24 17:39:17

  “男同志能干的,咱女同志也能干!为什么不让女同志参加参谋训练队?”17岁的她站在主席的面前,眼神纯真而坚定的说!

       
 

  陈慕华,1921年出生于江南小城青田,父亲是位正直的军人,毕业于陆军大学,一直从事军界,民国时期担任过团长、少校高级参谋。

  1937年7月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,正在南京读中学的陈慕华目睹了蒋介石的消极抗日,满腔爱国心,不能当亡国奴,要追求新生活。日本人打来了,书也读不成了。1938年3月,陈慕华奔赴晚安,从此,这位宦官世家的娇小姐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
  在延安,陈慕华如愿考上了抗日军证大学,同年6月入党。这段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苦,总是饥一顿饱一顿,但是这并没有动摇她革命的决心。当时,战士们都是没有军粮吃青菜,没有青菜就吃干白菜,喝面糊糊,苦是苦,但陈慕华甘之如饴,革命的尽头也从未退缩。

  后来延安抗大来办参谋训练队,但是只招收男培训学员,当时的女战士就是搞卫生、当护士或学医,搞通讯的都很少,陈慕华等女战士不甘于此,还是想从军学参谋,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,最后她如愿以偿,终于参加了参谋训练队的学习,也由此成为八路军第一位女参谋。

  1945年日本投降后,陈慕华靠着一双脚从延安走到吉林长春,在东北的铁路线上四处奔忙,先后任热河军区司令部一科参谋、东北铁路总局机关政治协理员等职。

       
 

  1946年9月,根据上级的指示,陈慕华被委任为穆棱矿的特派员,深入矿工和家属群众中访贫问苦。当时矿上严重缺粮,陈慕华帮助矿总工会派人去外地购粮,口粮解决后,她又发动职工集资成立消费合作社,使职工生活有了保障。

  1948年5月,陈慕华调离,职工们上书挽留,临别时,几千名矿工和家属步行3公里路送到火车站,含泪告别。后来,她曾任东北铁路保育院院长、中长铁路中央医院副院长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陈慕华先后任国家计委交通局副处长、处长等职,1980年她又被选为副总理,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,关心妇女和儿童。她说,作为一个女人,有女儿、妻子、母亲、祖母、外祖母等多重身份,教育好一个女孩,就等于教育好一代人,甚至两代人。如果她从小受到良好教育,懂得如何做人,如何做事,如何为社会做贡献,那么她生育的子女,也会像母亲那样,懂得怎么生活,她的丈夫也会受到自己的影响。作为一个女人,最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子女,因此最懂得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现实意义。

  1989年,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抽样显示:全国方面朋友480万 7—14岁儿童不能入学,其中女童占比83%,这个数字,让陈慕华震惊了,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数字。儿童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,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和发展。在陈慕华的倡导下,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成立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,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专项基金——“女童升学助学金”,1992年,这一社会公益项目被正式定名为“春蕾计划”。

  陈慕华作为“春蕾计划”的倡导者,也是“春蕾计划”的捐助者,每年1月1日,她都是第一个捐款者,她曾特意给家人和亲友定下一个规矩,就是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要资助一个“春蕾计划”的贫困孩子,她和全家人每年至少资助13名延安女童,累计资助女童195人次。


       
 

  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陈慕华的晚年生活除了养花和散步,没有什么业余爱好,她虽然当过副总理,但是没有什么架子,她是个简单干净的人,衣着也不刻意讲究,每次回老家都喜欢看看孩子们。她是八路军的第一位女参谋,建国后又成为了副总理,活了90岁高寿。2011年5月,陈慕华因病在北京逝世,临终时她心里放不下的,始终是妇女和儿童。

(标题:八路军第一位女参谋,建国后又是副总理,她一生堪称传奇!)
相关文章
关闭